2010-03-05 09:40:57 作者:何新 来源:乌有之乡 点击:268 评论:0条
【字号:大 中 小】 评分等级:无2009年何新初步完成了他的长篇思想和学术回忆录:《悲怆而骄傲:我的奋斗与思考》(原名:《孤独与挑战》)。【注】此书已杀青但仍未定稿仍在斟酌修改中。在这部书稿最后的结语中,何新如是说:
“我在90年代中期形成了一套新国家主义的经济和政治理念,作为区别于传统左派(列宁主义或斯大林主义)和右翼新自由主义的第三条道路。其实,很明显,新国家主义只是为当道的治国者所提供的权宜之计。实际上,近十几年来所谓“中国式”道路,曲曲折折走过的就是“第三条”道路。
近代中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自1840年以来,中国经历了100年的战乱与暴力革命,经历了苦难的工业化奠基进程(包括土地改革、大跃进、饥荒与匮乏),又经历了10年残酷的所谓“文化革命 ”,而后进行了迄今已3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运动。一浪接着一浪,始终没有止息。
总体而言,对比三十年前,今天的中国的确进步了,富裕了,强大了,改变了许多。但是今天的中国并不安宁。中国仍然处在十字路口,面临着严峻而复杂的选择,未来正埋伏、潜藏、酝酿着极其巨大的动变。
环视当今的中国,边疆不宁。贫富悬殊,官民对峙,社会矛盾尖锐,地方势力凸起,行政割据之势暗成。众多青年弃学失业,无机会无前途。中年失业晚年无归无依者遍地。社会舆论严重分裂,群体事件此起彼伏。的确是危机四伏,险象丛生。
虽然今天的政治中国是一个庞然大物自成一种世界体系,但是今天的经济中国却已经深深卷入经济和金融全球化不可逆转的进程中。然而今天的中国,在国际上是一个孤立的中国,孤独的中国,有诸多强大的潜在对手,却没有真正的朋友更没有任何战略性的盟友。
真正的问题还在于,在抛弃了毛式共产主义理念后,新自由主义的市场改革实验已濒临失败。中国似乎迷失了发展方向。面对复杂多变的未来,尽管众说纷纭,议论纷纭,然而国民们却茫然而不知要走向何方。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一再昭示人们,汉唐宋明清等大朝代危机四伏之下的全盛之世,往往也是酝酿大动变爆发的前夜。
我有一位尊敬的兄长,退休前原是一位参赞核心枢要的学者。有机会阅读晚年邓小平(1992年后)未曾发表的全部谈话记录。他说邓晚年谈话中曾谈到:
1、让一部分人先富只是改变普遍贫穷的手段,最终目标还是要实现社会主义下的共同富裕。因此,中国将来应当着重解决两极分化问题。
2、韬光养晦是战术不是战略。始终不要忘记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对手。
3、领导人要了解历史。
由此可见,尽管美国《TIME》多次以邓大人为封面人物,但是,邓小平绝不是西方所期待的那种戈尔巴乔夫式人物,他的政治信念和选择始终如一。伟大的邓小平,是革命家、改革家,也从始至终是社会主义信仰的坚持者!
经历多年的长期思考,我认为,中国走得通的未来道路,既不是市场资本主义、伪自由主义、民粹主义或美式民主主义,但也不是圣化的列斯毛式共产主义,也不是陈旧过时的民族主义、新保守主义。通向民族复兴、社会和谐未来只有一条路,那就是重建一种世俗化的新形态的社会主义。
我所说的新社会主义,绝非主张回复于斯大林/毛泽东模式的专制威权政治体制下的独裁式旧社会主义。
实际上,19世纪末恩格斯以所憧憬的市场改良型社会主义纲领是:公民在法律框架下享有个人自由的宪政民主政治体制,社会计划与竞争性自由市场相结合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公共资源的社会公有和共享,社会产品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的的公正分配,有长程科学计划指导下的国民经济生产和消费,对社会公民生老病死的全员安全保障。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大部分欧洲地区和顺利进行了欧式改革的日本,他们所建立的社会制度,并不是美国那种赢者通吃的大资本霸权垄断下的帝国资本主义体制(除了美国,别国也学不了这种帝国霸权垄断模式);而是改良主义的世俗性社会主义。这种准结合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即“社会-市场”体制,是二战后大部分欧洲及日本保持长期和平、长期社会稳定同时仍能具有强大国家竞争力,人民安康福利的根本基础。
新型社会主义的模式,应当是自由市场体制与国家计划体制的扬弃和升华。新社会主义是以市场为基础的科学化的计划经济,应当以国家力量对两极分化进行强有力的遏制。新社会主义的政治是国家威权体制与宪政民主体制的优势化综合。
对未来,我们呼唤回归于新型社会主义。要知道,这也是来自亿万底层人们出自心声中的呼唤,是1840年以来前赴后继牺牲奋斗的千百万先烈英灵们的地下呼唤,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立党的本初宗旨;也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有、民治、民享或民族主义(国家主义)、民权主义(宪政民主)、民生主义(社会主义)的真谛所在。
【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把“民生主义”归结为土地与资本两大问题。“平均地权”——“土地国有”是孙中山的土地方案。主要内容为“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归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孙中山认为这一方案的实施可以防止垄断,也能使“公家愈富”,从而促进“社会发达”。
在资本课题上,孙中山承认“实业主义为中国所必须”。但他把发展经济的途径归结为“节(限)制资本”和发展“国家社会主义”,将“不能委诸个人及有独占性质”的“大实业”(如铁路、电气和水利等)“皆归国有”。因为这既可“防资本家垄断之流弊”,又得以“合全国之资力”。民生主义,实质就是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国家社会主义。】
我深信:只有重建新型社会主义,才能够给未来中国提供社会发展的远景规划。新社会主义是唯一能将中国导向民族复兴、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康庄之路。
人类永远不应忘记,不管人世间多么黑暗,神圣的光明仍在天际照耀。寻求社会公正、正义、仁善,这始终是自佛陀、耶稣和中国圣贤周公孔孟以来一切有良知的圣哲们的终极呼唤!
步入花甲何新垂垂老矣。何新对未来不抱期望。也许,还需要经历许多年;也许,还会发生许多曲折,也许,还需要付出重大的历史代价;-----中国才能回转到正确的道路上。
但是,总要有人讲真话:我们已经走错了一些路。展望未来,只有重建新型社会主义才能够复兴中国!只有重建新型社会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才能够彻底廓清腐败,根本解决失业、贫穷和两极分化,消除官民对立。
所以,面对未来,为了后代的福祉,我呼唤在中国重建新型的社会主义!
责任编辑:sxh
三农中国 http://www.snz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