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董氏魏体学术研讨会于
张胜利先生书赠董经斌先生
第六届董氏魏体学术研讨会会场
张胜利先生在发言中说:“ 古人云:“道不同不足为谋”。但我认为,这不过是一个政治上的理念,对于艺术而言,这句话并不适合。我与董经斌先生的艺术观念、艺术追求并不相同,但并不影响我对他的尊重和对他书法成就的认可,也不影响我们一起探讨书法的真谛。
我们今天所说的魏碑,实际上包括了南北朝、唐、宋三种不同的魏碑书体,它们各自的取法不同,造成不同的技术流派。
自北魏从大同迁都洛阳,就开始了碑刻的历史,从皇帝到庶民都要刻碑,从而留下了成千上万的各种碑刻。其一如洛阳龙门石窟碑刻,它是关于佛教造像的说明,是为了纪念造像而写的;其二是墓志铭;其三是摩崖石刻,因为曹操提倡薄葬而改为摩崖刻石。中国的书法体系原来一直尊钟繇和王羲之,而贬抑魏碑。这和唐代李世民的政治需要有关,由于历史、文化的大融合李世民选择了王羲之,而打压魏碑,由此使魏碑沉睡了上千年。
从阮元《南北书派论》,到包世臣《艺舟双楫》,还有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他们对魏碑的再发现而使埋在地下1000多年历史的魏碑书法再次广闻天下。所以,魏碑的历史很长,但书法的历史却很短。
现在练习魏碑的人很多,但取法各有不同。那么,北魏的魏碑与唐、宋有什么不一样呢?像魏碑,那时工匠不识字,比如写王字,他不会按写字的顺序雕刻,而是按自己理解刻,先刻三横再刻一竖,这样刻起来既简洁又省力。又如横划,都是弯弓,像天、月、国等字的横划尤其明显,这都是因为刻的时候怎么方便就怎么刻而造成的。到了唐、宋,由于文人参与碑刻,就与北魏就不一样了。由此也造成了很多学碑版书法的人的迷惑。
为什么写到现在楷书走不下了呢?因为楷书逐渐发展到馆阁体,为了中秀才、举人而追求黑、明、亮,完全是为了让考官看清楚,它已经程式化、固定化了,而固定化就是死亡。由此,我们不得不反过来再去学魏碑。
隶书写起来太复杂,后来逐渐由复杂到简单,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如果相反,就只有死亡。而越是到了简单的时候,反而正是书法艺术开始的时候。由隶书转向楷书,魏碑是过度形态,它的撇、捺还有隶书的特点,之后才发展到规范楷书。这中间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时期。如果选择失误了,就很可能功败垂成。尤其是作为书法艺术,魏碑书体的艺术性并不是很显著,若未能垂世,往往不是因为功力不到,而是因为才情不足。这是学魏碑时应该加以注意的。
魏碑书法实际上也是楷书。楷书分三种,一是晋朝楷书,二是魏碑楷书,三是唐朝楷书,三种楷书不一样。董经斌的魏碑书法之所以成为董氏魏体,必然有其自我笔法的存在。为什么叫董氏魏碑?我们知道,北方以索靖为正宗,而南方尊王羲之帖学为正宗。董经斌作为北派书法,属于索靖体系,他秉承了北方大山一样的雄强,而且高古朴茂。从具体的笔法来说,现在很多写魏体的书家,包括一些名家,笔画的中间往往是弱的,而董氏魏碑恰恰在笔划的中间是粗壮的——这是董氏魏碑书体的最大特点,也是董先生对魏碑书体的创造性贡献。如果没有丰富的阅历和艺术的历程,没有对魏体书法深层次的理论把握,是不可这样写的,也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就。
我个人认为,书法就是我笔写我字、写我情,书法线条就是作者生命的外化和精神的律动,是心路历程的一种表露。魏碑如何写出艺术性,走艺术化的道路,是任何一位魏碑书法家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论题。魏碑书法已经有350年的历史,应该走向更加艺术化的道路,而楷书如何艺术化也应是值得当前书法家探索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在一定的意义上,草书跟魏碑很难融合。虽然有魏碑草书,比如于右任,由于他有很高军事才能而戎马一生,但这并不能代表他的书法水准也一样高,由于它才情不足、功力不到,所以他转向了章草而不是狂草。郭沫若也是写魏碑,他更是才情有余而功力不足,他的书法并不遵守魏碑的法度,而按自己的意思书写。所以,这其中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就董先生的草书来说,他的骨子里流淌着依然是魏碑的骨力和厚重。这一点,也是我十分赞赏的。但如何更加艺术化,也是下一步董先生书法的另一个发展方向。
董先生出身黄埔家庭,还拉一手很好的二胡,人品好、修养高,所以才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我希望董先生沿着董氏魏体而不是楷书继续发展下去。”
张胜利先生为董氏魏体写下:“刀法用笔,笔力精绝”。对董氏魏体给予了高度评价。